Reborn

onlyice 26th October 2019 at 8:51am
Name新生
Author李笑来
EditionN/A
Release Date2016
ISBN-13N/A
Medium网站
Rating4

李笑来发布于 2016 年的书,网上可 免费阅读,Dropbox 上也放了一份 PDF。

整本书感觉不是太系统,比较零乱,像是想到哪写到哪,比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的水准差好多。但是里面有一些小故事带有启发性。

人生最重要的概念:复利

不过,万幸的、也是公平的是,每个人都一样,在智力上、知识上、经验上,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——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!只要能积累的东西,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。如果没有继承资产,那么就持续积累知识罢,我们运气真的很好。
我们恰恰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、且越来越容易、且变现金额越来越大的时代。

积累知识很重要。利用知识变现也很重要。

最根本的学习与创作:践行

少说空话,多思考,多做事。坚决地做。

我当初是怎样错过一辈子的

李笑来讲了个故事:

这个寒颤之前,我一直觉得自己 2000 年以 28 岁的“高龄”把自己关到一个小屋子里四个月就搞定托福、GRE 高分是一件值得自吹自擂的事情;可是这个寒颤之后,我突然发现我其实在许多年前,还“很傻很天真”(1993年)的时候,就有机会去考托福、GRE,可当时竟然以为那是“不可能”的事情;还自以为是地与其他同学一样叫那位同学“牲口”……

用来说明 观念 对人的行为的影响。

大家容易对很多观念没有深入思考就接受了,往往就错失了很多机会。仔细思考并且是很有必要的。

同时一个观念如果太笼统,把它具体化是有意义的:

很多其实很重要的建议,常常只不过是因为陈述过于笼统而难以传递,难以接受,难以践行。 比如,“日省三身”,就是一个过于笼统的陈述。明确一点的说法是什么呢?
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,挨个审视一遍,看看它对不对?有没有道理?是否应该被升级,或者被替换?这事儿一定要仔细,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“想当然”实在是太危险了……

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

这章的内容非常有价值。讲述的是一个通用的学习方法。

在这一点上,我非常幸运 —— 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。刚上初一的时候,母亲花了几分钟教我如何阅读教科书:
你看,这么厚厚一本书,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;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,从结构上来看,其实讲的都一样,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,要说清楚它是什么,它不是什么,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;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,比如,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,怎样使用是正确的,怎样使用是错误的,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…… 这些都弄明白了,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,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,这本书算是看懂了,就这么简单。

把知识抽象成一个个核心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。然后多使用这些概念去演绎、推导出新的知识,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。这要求你在看到这些知识时,多与现实联系起来。

所谓的成长,从这个意义上描述,就是这样的:
1.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?
2.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?
这很重要,因为这样的描述使得“成长”多少可被量化 —— “可量化”很重要,因为量化的结果是最好的反馈。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(常常是漫长的过程),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。成长可量化了,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。而这本身,也是“成长与重生的方法论”。

可量化很重要。我的 Wiki 的也有一部分根基是可量化、真实地看到知识的积累。

解决问题的方法论

这篇也挺有价值的。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伴随人们一生,学会如何与它共处、如何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  1. 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。Live with it,尽力就好。比如父母的衰老有时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去让过程更好。
  2. 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。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主次不分。有些问题存在就存在,但是没那么重要,没有必要过于完美主义一定要解决它。
  3. 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。有时候别人(甚至绝大多数人)的观点跟你不一致时,不一定是你的问题。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错误的。书里举了一些例子:
    •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,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……
    • 与其控制情绪,不如继续求知,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……
    • 外语发音不好,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?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……
    •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,践行才是创作呢……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……
    • 想要学什么,我就去教什么,反正我学得快,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,学习时间更长一些……
    •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?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,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,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!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?

调整焦点: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

这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。它的讨论背景是一个大趋势来临时,人们如何应对它。

大多数人没有那样好的运气。当一个大的趋势来临的时候,绝大多数人即便绞尽脑汁,也想不出那大势如何为己所用。
于是,我开始动脑思考了。这样的时候,我总是要调用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论,转换焦点
* 不是问自己,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?
* 而是问自己,在这个大势中,我去做什么最划算?
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,
* 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;
* 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。

这就意味着,你很可能需要跨界,需要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(当然也需要靠近原有的知识结构),来顺应大势本身。

为什么一定要自学?

而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?在《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》里,我其实已经论述过此事:
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“意外的连接”——即,所谓的融会贯通。
善于自学的人,时时刻刻都在学习、在思考,这极大地增加了他们“偶然”发现什么、“突然”想到什么、“忽然”就得到了什么新结论诸如此类的概率,对他们来说,即便是“偶然”,也是更为高频的“偶然”,进步、持续进步、大幅度进步,对他们来说是斜率更大的必然线条。

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?

这是这本书里面质量最好的文章之一,值得以后回顾。里面提到一些观点:

  1. 李笑来说他阅读虚构类书籍的乐趣,已经转移到影视作品了。跟我的情况类似,我是转移到影视作品和游戏中。虚构类的书籍某些程度上没有必要再去看了。
  2. “阅读速度”是个没用的概念,在我眼里,只有“理解速度”,理解速度快,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。
  3. 标题党的文章直接不看了——说实话,即便错过什么了,也没什么可惜。
  4. 看书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,比如先翻看前言和目录,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预期;可以看看网上的书评,判断这本书是不是值得投入时间。
  5. 阅读的过程中,要不断地向后总结,向前预期。这是一个简单的「输入、处理、输出」的过程,没有这种过程的读书很可能只是走马观花。
  6. 想办法把知识用起来。一定要用起来。分享是不错的方式,教是最好的学。
  7. 这个概念、这个方法论、这个道理、这个知识,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?
  8. 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。

选书的基本原则

了解这些点:

  1. 出版社:领域内出名出版社
  2. 作者:了解领域内能力
  3. 版次:越多越好,说明内容越经典
  4. 印次、印数:印越多说明销量越好、出版社信心越足
  5. 「编」与「著」:「编」的意思是「拿过来放一起」(比如一些高校教材),优先考虑「著」的
  6. 参考文献:知识类的书籍必须要有丰富的参考文献,才比较科学,同时提供了阅读地图
  7. 不要读译作、花时间看书评、看牛人荐书

活在未来,而不是当下

为什么要活在未来?

  • 大部分人已经活在当下了
  • 提前准备迎接未来的事情
  • 提前成为想象中的未来的自己

怎样活在未来?

  1. 笃信逻辑(因果思维)
  2. 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

后面理财系列的内容,并没有讲太多理财实操的内容,反而是讲一些观念上的东西。大多数比较常识化,就不做详细纪录了。

不过里面「理财:认识周期」不太理解,后续懂一点经济学后可以回顾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