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松蔚:人际互动的奥秘 这期 Live 主要讲了两个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思维。李松蔚将 Live 中讲的这两点又单独发了两篇文章:
这两篇文章的论述覆盖了 Live 的大部分内容。
影响力是一个虚妄的说法
这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是,论述了这个道理:
互动最基本的定义是,一定有双方或多方角色的参与,不是单方面的事。社交是一个双方的游戏,而不是你的单人舞。
为了方便理解,他又提出了一个概念,叫 授权:
你打开手机,点进一个app,就在授权这个app占用你的时间。看一篇文章,就在授权这篇文章影响你的思想。听我讲这场 Live,你就在授权我成为这一刻的讲者。
我不太喜欢 授权 这个概念,感觉它不够直观,似乎抹杀了作为互动一方的 我 的做为,而只有对方在实际做出影响。但是这个概念它的实际意义在于,他强调了互动时并不只是对方在完全主导,而你的授权也起了巨大的作用。这有助于思考自己在其中的意义。
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负责
这一部分很有意思。
人际互动的元规则:
在人际互动中,你可以做一切事情,但无法控制这么做的结果。你可以犯法,可以违反道德,而你会为此承担后果。
同时有第二条原规则:
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。要知道,别人告诉了你他的想法之后,你仍然不能判断他说的是不是真话——除非你「相信」他说的是真话。所以表面上我们通过沟通,了解到对方的想法,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只是对方的「说法」。从说法到对方的内心世界之间,是永远不能穿越的一层屏障。
所以:
所以,第二条元规则的推论就是,你自己的感受才是你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,在心理咨询中,就会在这一点上做大量工作。如果前面讲课的例子发生在一个来访者身上,他说学生在睡觉,咨询师就会问他的感觉如何,他说我觉得学生不喜欢我,但这都是他的猜测。咨询师会进一步追问——注意这个提问:「如果你觉得 大家不喜欢你,这对你意味着什么?」记住这个问题:「这对你意味着什么?」在之后的部分,当我们讨论一些复杂的人际现象时,我们会反复回到这个问题。在一个人际互动中,你真正能看到并且把握的只有你自己的感受,由此得出的推论是:你只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,也只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。阿德勒把这一点称为课题分离,他认为,每个人在互动中的一切行为,都是在为了自己。
例子:
这个说法常常引起广泛的误解。有人说,这岂不是在倡导自我中心?哪怕你让别人不舒服了,你也不用管他,只要把你自己照顾好就行?这算什么呢?其实,这不是说我们不用「管」别人的感受。如果我做的事「可能」让对方不舒服,我会感觉到内疚或者担心,然后会考虑做一些事情去补偿。但我并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不舒服,我补偿的是什么呢?如前所述,我确定的只有自己的内疚或担心。我补偿的并非对方的不舒服,而是我本人的负面感受。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,我的补偿——不管我有多相信它是为了对方——本质上只是我在处理我自己的感受。「我为我自己负责,你为你自己负责」
这个道理叫作:你为他人做的行为,本质上都是为了你自己的感受。
文末「初夏」写得很好:
“每个人只能为自己负责”,最初得知这一观点时,觉得甚是有理。过往困扰我的人和事,斩断七七八八,只去琢磨自己的感受,也就清晰明了。但,如何用这句话处理当下的亲密关系呢?大多数负性事件中,人是非理性的,即便道理是对的,感受上也似乎觉得有些疏离。而对于亲密关系,感受往往比道理更重要。“你说我应该为自己的感受负责,但我现在很难受,我不知道该怎么办?(潜台词:你不管我了吗?)”如此非理性的诉求,跨越界限要求对方为自己的感受负责,是否要拒绝?后来我想明白了一点,“我们只能为自己负责”这句话,在当下的亲密关系中的意义,不在于做什么或不做什么,而是明确,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愿,满足自己的需求。以此减少自己的攻击性,避免更坏更混乱的结果。继续上面的例子,若我想满足自己想要“缓解矛盾/帮助对方处理自己的感受”的意愿,我这么做了,但结果变的更糟。没关系,我是出于自己的意愿,而不是“为了她/他”,因此也不会因对方不领情而激发愤怒等攻击性的情绪。我可以继续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其他的努力,或者我改变自己的意愿。另外,“我们只能为自己负责”这句话对个人意义非凡。我们能够更清晰的看到自己,认识自己,改善自己。
注意「每个人只能为自己负责」更多地是一种自省,而不是用来要求其他人的道德准则。